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精髓是什么?

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是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的核心内容,针对6岁以上的人群,结合中国居民膳食的实际情况,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重量。它是我们饮食结构的理想模式,也是我们努力达到的目标。宝塔中给出了具体的食物数量范围,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。
合理饮食是均衡营养的基础,它直观地告诉居民食物分类的概念及每天各类食物的合理摄入范围,告诉消费者每日应吃食物的种类及相应的数量,一目了然 。
基层
水和运动。
没有水就没有生命、生命在于运动,这些俗语都足以说明运动和水在生命中的地位。每天1500~1700ml水是人体的基本需求,出汗多的时候还要加量。
每天保证相当于6000步的体力活动,跑步、快走、力量训练、瑜伽、太极都可以,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,微微出汗的状态是最好的,千万不要一点运动都懒得做,时间长了会生病。
第一层
谷薯类250~400克(全谷物和杂豆50~150克,薯类50~100克)。
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。
遗憾的是我们吃的主食多为白米白面,营养不好生糖又快。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下血糖剧烈波动会导致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,所以,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增加全谷物、杂豆、薯类食物的摄入,粗细搭配营养好,血糖平稳身体好。
第二层
蔬菜类300~500克,水果类200~350克。
相比其他国家,我们中国的蔬菜摄入量还是非常不错的。不过即便如此,很多人还是没有达到推荐的量。
而水果的摄入出现了两个极端,要么量太少,一整天也不吃一个水果,要么容易超标,晚上下班回家一斤葡萄轻轻松松吃掉。其实这都是不均衡摄入的行为,摄入食物最好是分布在一日三餐或加餐当中。
无论是蔬菜还是水果,深色的最好占一半。深色的果蔬中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抗氧化物,不仅能让我们更年轻,还可以让我们少生病。
第三层
畜禽肉40~75克,水产品40~75克,蛋类40~50克。
国人对肉类的摄入近些年一路飙升。各种疾病的发生与的肉过量摄入有很大的关系,尤其是重口味的肉。
从推荐摄入的范围来看,肉蛋和水产的摄入量加起来只有120~200g。去掉一个鸡蛋50g,肉和水产不要超过150g(生重),也就是一个手掌的量。平时饮食 要注意控制,不要过量。
第四层
奶及奶制品300克,大豆及坚果类25~35克。
原味坚果是健康零食的首选,其貌不扬,但富含优质的脂肪酸可促进人体当中坏脂肪的代谢。坚果中优质的蛋白,是人体中蛋白质的良好来源。此外,坚果中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磷脂、多酚、黄酮等营养物质。
每一个坚果都是植物的精华,对人体有很多益处,但记住一定要吃原味的,每天一掌心即可,核桃、巴旦木、松子、杏仁都是非常好的选择。
第五层
盐不高于6g、油25~30g。
过量吃盐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、骨质疏松、味觉障碍等。所以,营养专家们一直在呼吁减盐。这两年减盐宣传也颇有成效,平均烹调用盐降到了9.3g,但离健康目标还是太远,所以还需努力。
与盐相比,国人油的摄入量依然没有得到大幅缓解。假设一个人一天的菜肴都是炒菜,油和盐的量多半是超的。推荐多用蒸、煮、炖、汆、凉拌的方式进行烹调,清淡饮食,毕竟食淡能知味,心清可悟真。
以上就是我们的膳食宝塔,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琢磨过,饮食更贴近过?希望我们每一名中国人都能认真的看一看,哪怕不能完全按照这个上面吃,可以逐渐往这个方向努力,最起码也不要背道而驰,一定会有收获的。
本文专业内容由专业营养师提供,小编整理成文。